• 主页 > 电脑设计培训 > 室内设计培训
  • 儿童计算机编程入门,儿童计算机编程课有必要上吗

    我们能看到,CSTA K-2 学段标准已经涉及到很多计算机科学最基础关键的概念,如"拆解问题、逻辑分析和梳理、变量赋值、控制语句、构建算法" 。显然不需要,在现有的计算机普及的情况下,多数城镇学生应该都无须专门学习输入法、键盘操作、鼠标操作、上网搜索这些操作技能了,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已经能够学会了。

    这些看似深奥的概念,在限定难度后,孩子理解或者模仿起来并不难,通过完成一个个小任务,孩子们能够逐步构建起计算思维,学会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和解决问题。核心概念分为5个方面:算法和编程、计算机系统、数据和分析、计算机的影响、网络和互联网;核心实践分为7个部分:培养包容的计算文化、围绕计算机展开合作、确认并定义计算问题、发展和使用抽象思维、创造计算机作品、测试并改善计算机作品、关于计算机的交流。



    儿童计算机编程培训



    1、儿童计算机编程培训

    通过对比美国CSTA 在2016年发布的《K-12计算机科学框架》和中国在2016年发布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中小学部分,我认为在儿童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推行中,美国是在新路上全力出击,而中国是在老路上保守跟进。例如模块4用计算机作文的具体要求为:(1)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儿童计算机书籍



    2、儿童计算机书籍

    首先,它对儿童计算机教育的理解停留在使用信息工具层面,没有从计算机科学中提炼出计算思维,并将其扩展到广义的逻辑思考方式层面,而计算思维恰恰是将计算机教育的成果无限放大的催化剂;前面讲到了中美两国的教育政策制定者对儿童计算机教育的整体认知的差异,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当整体认知层面的差异扩展为具体教学内容层面的差异时,差别之大,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儿童计算机课



    3、儿童计算机课

    通俗一点,就是学会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用计算机所能有效执行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表述并提出解决方案。第二,没有强调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算法、编程、数据等),而是花费大量时间传授简单的操作技能(鼠标、输入法、绘图工具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当然,要构建扎实的计算思维需要习得一定的操作技能并理解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



    儿童计算机智能玩具



    4、儿童计算机智能玩具

    中美在儿童计算机教育改革上的差异首先体现在认知层面,对计算机教育的整体认知不同,教学导向上有质的差别。美国儿童计算机教育改革,理论依据扎实充分,明确提出计算思维的重要性;教学导向目标明晰,带领学生构建计算思维;教学内容系统性强,紧紧围绕计算机科学核心概念展开。在CSTA课程标准(即《K-12计算机科学框架》)中,算法和编程是课程标准的主角,相应地也会是实际教学内容的主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glvshi.com/dnsjpx/1683.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